家庭教育该如何达到家长、孩子皆大欢喜的局面?这对为人父母者来说是永恒不变的难题。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新中国学前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卢乐山先生的一篇文章,卢乐山先生受访时曾说:“家长的心态,是孩子成长的‘晴雨表’,你把心放开了,孩子才能快乐健康的成长。”
学会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有的家长急于要求自己能做称职的父母,当“好爸爸”“好妈妈”,但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误或错误,因而顾虑重重,惶恐不安,感到困惑,不敢大胆承担责任。这种紧张焦虑的心态无形中会传染给孩子,影响他们的成长。也有的家长看到别人教子有方,取得了好的成效,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不必要的自卑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做父母的也都是普通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在教育子女上遇见问题、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的。假如对自己要求过高,又力不从心,只会使自己感到愧对孩子,增加心理上的压力。不但会影响自己的积极性,而且还有可能疏远了孩子,失去了天伦之乐。
如果父母处处为孩子做得尽善尽美,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自我发展,应当给孩子留些机会发挥作用,让他们去显身手。这样会提升他们的自尊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对孩子保持适当的期望值
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可以起到暗示作用。适当的期望是必要的,对孩子的推动力很大。如果期望是建立在孩子原有的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将会使他们有信心,积极努力去完成应做的事。假如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则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使他们失去信心,或因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感到自卑或自暴自弃。
在当前竞争环境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支配下,父母对子女抱有各种期望是很正常的,但要切合实际。
有些家长还没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就提出自己的主观要求,例如对很小的孩子就进行强化训练。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甚至能成为天才、神童。于是,过早要求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特长班、课外补习班……希望他的成绩“最”优秀,能进“最”好的学校,将来有“最”好的职业,得到“最”好的待遇,并有“最”好的享受。
也有些家长过分依靠书本和专家的见解,只相信权威。凡是书上说的、专家讲的都坚信不疑,要求自己的孩子必须“达标”。遇到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表现达不到“标准”,便产生不安情绪。
其实,专家或书本上的意见经常是代表一般的情况。而每个儿童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发展的进度、速度不同,兴趣爱好也各有差异。外部的要求必须与心灵成长的内在需要相适应,家长应站在子女的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年龄阶段,实事求是地提出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既不盲目攀比,也不盲目照搬专家和书本上的观点。
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子女虽然是父母所生所养,但不是个人的附属品。孩子年龄虽小,也是独立的人、社会的人。当前有些家长对子女的态度不免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从属关系。
有些父母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控制的过程,子女的想法、做法必须和父母保持一致,违背父母的意愿不行。对子女不满意的时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自己发现自己有了错误,不肯承认,不肯放下架子,甚至任意采取严厉或粗暴的手段,迫使孩子屈服以维护自己的威严,不考虑孩子的情感伤害。一般说来,受到粗暴待遇的孩子会感到压抑,产生畏惧,意志消沉;或隐藏自己的想法,心口不一,表里不一或产生逆反心理和攻击性行为,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疏远。
还有的父母将子女的成败看作是自己的荣辱,利用炫耀子女的优异成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遇到子女失败了,又觉得自己“脸上无光”,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愿见人,经常患得患失。这也是错误的!
孩子年龄虽小,也有独立的人格。家长往往忽视子女自身的权利,只把他们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我行我素。这些观念和行为,严重地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
给予孩子得体的关爱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照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自然的,但要与儿童的身心发展相吻合。
有的父母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对他们不放心,不给孩子应有的独立和自由;也有的父母虽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快点长大,但又顾虑孩子长大后会疏远自己、离开自己,因此继续保持和强化子女对父母的依赖。这是爱的误区。
儿童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每个孩子都渴望快快长大,也必须长大。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社会。而在父母过分地保护下,只会使孩子心理脆弱,缺乏自信,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差,怕困难或养成一种不安全的依恋。
还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娇惯放纵、百依百顺,甚至无原则地迁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包庇、护短;担心孩子受“委屈”、受“欺负”、受累,不许他们和小朋友交往,不参加集体生活,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代替,以为这就是对子女的“爱”。结果造成孩子自私、自利、懒惰、任性、贪图享受、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缺乏合作交往意识和适应能力。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必须得体,过多的保护,过分的担心顾虑,反而束缚了孩子的主动性,妨碍了他们内驱力及潜在能力的正常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养成。
其实,被“宠坏了”的孩子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并不是由于受关爱过多,而是他们的基本需要(如生长、好奇心、独立、自由的需要)未得到满足。
有的父亲或母亲为了加深自己和儿女的感情,担心孩子和对方的感情超过自己,失去儿女对自己的爱。于是,彼此互相“争宠”——单独给孩子各种“好处”,甚至“拉拢”“利诱”,以便使孩子承认自己是他(她)最亲密、最需依赖的亲人。
儿童需要父母双方共同的关爱。只有父亲或母亲单方的爱是不够完整的,父母有不同的特点,两者结合,互相补充,才有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父母感情不和睦,互相妒忌,会造成子女情感上受压抑或无所适从,也将给他们心灵上留下伤痕。
做有责任感的父母
有少数父母认为有了孩子累赘、麻烦、负担,妨碍了自己以前轻松自由的生活,或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因而对孩子漠不关心,放弃做父母的职责。有的对子女教育缺乏耐心,甚至虐待孩子;有时夫妻之间互相推卸责任,孩子出了问题又互相指责、埋怨。有的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照顾,自己不管不问;孩子进了托儿所、幼儿园,便认为对方应负完全的责任,孩子的事与己无关。这都是不对的。
虽然父母有自己的事业、爱好和理想,应当珍惜。但必须明确,教育子女是父母不容忽视的责任。孩子失去父母的关爱,会有一种被抛弃或失落的感觉,会感到失望、痛苦或情绪失调,从而失去信心,对别人冷淡。
亲子之间的感情是在父母照顾子女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和孩子交流、沟通本身是一种享受,应感到光荣、自豪。家长应该为子女提供情感靠山,使他们在父母的关爱中获得力量,从而产生幸福感、同情心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