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教育 收获快乐
400-892-0731
教育资讯|重磅!新中考接轨新高考,英语听说机考时间确定,月底中考模考演练

众所周知,今年9月起,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广西、江西、海南等省市,继上海、浙江之后,将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2017届高一学生将会在3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

为了与新高考接轨,新中考改革也将于2018年启动。北京“试点先行”,率先启动“5选3”新中考。2020年起,全国将逐步全面推行中考改革。

2018新中考首次将英语口语纳入考试内容。英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说考试成绩。若考生第一次考试未取得满分,可自愿参加第二次机考。若参加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中考总成绩。

今年年底,北京将启动中、高考英语听力及口语考试改革,英语听说采取机考模式,一年两考,且与笔试分离,分别在每年3月和12月举行。中考首次英语听说机考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第二次考试时间为2018年3月24日。高考首次英语听力机考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第二次考试时间为2018年3月17日。  

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

中考首次英语听说机考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第二次考试时间为2018年3月24日(星期六)。

高考首次英语听力机考时间为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第二次考试时间为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

取两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纳入中高考总分。若考生第一次考试未能取得满分,可自愿参加第二次机考。  

9月28日中考听说模拟考演练

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考生英语听说机考体验版即将上线,为考生熟悉考试流程提供了方便。根据考试院安排,全市将于9月28日进行中考英语听说模拟考演练,这是一次完整的模拟考试,一切流程都与正式考试相同,考生可以通过这次演练,适应和熟悉考试流程。未来北京教育考试院还会为考生提供题型示例,考生在电脑上就可自行练习。

考试共四种题型

“新中考”英语听说考试统一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第一道大题为听后选择题;第二道大题为听录音后口头回答;第三道大题为听录音后记录信息和听录音后口头转述信息;第四道大题为朗读短文。

60分卷面+40分听说

“新中考”英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其中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说考试成绩。“听”“说”比重占到英语总分值的40%。

“新高考”英语听力分值为30分,同样取两次最好成绩纳入高考总成绩。

“人机结合”评阅

英语听说评阅将采取人工评阅和机器智能评阅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机器的评分标准由专家制定。

所谓机器标准是指学习人工标准基础上形成的用计算机思维数据形成的标准。在机器评卷前,评卷专家组将抽测300份试卷进行人工双评,对有争议的试卷进行仲裁。在评卷过程中,机器可以不断分析、学习、记忆。  

机考软件目前已通过测试

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考试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硬件建设、软件系统、考务管理文件、《考试说明》等都已完成。全市17个区共设了近300个考点,为首次中高考机考提供了硬件保障。机考软件系统已通过第三方测评,系统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可以上线运行。

对于学生及家长关注的如何确保机考过程公平公正的问题,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各区考点考场建设已通过检查验收,考场中对耳麦的配置、学生间隔板的高度、探头数量都有明确要求。另外为了防止考场内作弊,同一试卷中,某些试题的选项呈现顺序是随机打乱的。

市教委新规:各学校不得赶进度教学、提前确定选考

新中考的第一届适用学生已经开学了,坊间关于新初一怎么上课怎么学的留言很多很多。甚至还有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和成绩,会赶课或者加课。

针对这一点,北京市教委发文正式规范了新中考背景下各学校的教学秩序!

通知名字叫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初中课程教学与中考改革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新中考背景下各学校不得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不得在学生选考与非选考学科之间违规增减调配学时。此外,也不得调整各学科开设年级,不赶进度、不增难度,不突击教学。”

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不过感觉有点眼花缭乱……不急,大家先一起来看一看……

1、初三上学期结束后才可选择中考科目,不得提前组织选考

《通知》要求,学校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才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中考考试科目,也就是在初三年级上学期结束后。由于确定选考科目的时间被定在初三上之后,所以此次《通知》特别要求各学校,不得提前组织学生确定选考学科,也不得因学生选考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这一规定意味着,学生在初中前两年时间都不涉及到确定选考科目的相关事宜,所以应该按照正常的学科安排进行(当然你如果更喜欢那个当然可以平时更多关注或者花更多时间在喜欢的科目上)。

西城区某中学初三教师老师认为,此次文件规定明确不能提前选定考试科目,目的就是为了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选择和思考,想不想把某科目作为最终的选考科目,“是为了把未来的发展方向想得更清楚,更了解自己”,该老师表示。

2、选考与非选考学科之间不得增减调配学时

2016年4月,北京市宣布自2018年起调整中考考试科目和分值,根据“新中考”改革方案,2018年起本市将实行“3必考+3选考+体育”的新中考模式,即把考试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学)、体育9门课程,总分580分。

其中,语数外为必考科目,总分值各为100分;外语试卷总分值为100分,有两次考试机会,60分为卷面考试成绩,40分为听力、口语考试。其他科目实行选考,从除体育外的5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但是物理、生物(化学)须至少选择1门。

新中考方案中,学生可以选择三门进行考试,按照通常理解学生会选择三门相对较为优势的学科进行考试,当然,在选择过程中则会产生不同科目选考人数的差别。(比如物理不受待见什么的……)

不过此次北京市教委发布的《通知》特别强调,各学校不得随意增加或削减课程门类;不得随意改变各门课程的周学时数和学科总学时数;也不得在学生选考与非选考学科之间违规增减调配学时。比如,对于学生不选考的学科,不得少教、不教。(也是很贴心了~~)

思想品德等科目作为不少学生眼中的传统“弱势”,此次《通知》也进行了特别要求,要加强这些科目的教学研究,《通知》原文规定道:特别要加强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和生物学科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

3、赶进度教学被禁止,教师呼吁不可一味追求升学率

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保证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通知》还要求要规范课程内容深度、广度和进度,不赶进度、不增难度,不突击教学。此前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反映的学校赶进度教课的现象将被禁止。

作为新中考的“先驱者”,北京市政府政策的实施以及实际的试点效果非常有代表性。即将升入初中,或者是已然迈入初中课堂的你们,最新的考试资讯也需要了解一番哦!